当前目录首页 > 中国孕育网 > 婴儿期
孩子喜欢吃手指有什么坏处?
发表时间:2015-04-10 10:32:14
收藏 评论
导读:  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有很多孩子有吃手的习惯,有的甚至三四岁了还有吃手的习惯。由此看来吃手的习惯在孩子当中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。那么,这样的习惯到

  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有很多孩子有吃手的习惯,有的甚至三四岁了还有吃手的习惯。由此看来吃手的习惯在孩子当中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。那么,这样的习惯到底好不好呢?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
  频繁吃手易使孩子留下齿型后遗症

  两岁以下的孩子偶尔地啃啃脚丫子,吮吸小手,妈妈们不用为此太担心。因为,这时孩子的牙齿发育不会受此影响。孩子在5~6月的时候长的是虚牙,吃吃小手磨磨牙床并没有什么坏处。但两岁以上的孩子若已经将吃手作为一种习惯,则易造成孩子的手指脱皮、肿胀、甚至感染。同时,也会引起孩子出牙时牙齿排列不整齐,牙齿闭合不良等情况。例如,若3~4岁的孩子过度地吃手,就有可能导致恒齿的齿型缺陷,长出龅牙的比例也更高。

  为了孩子将来容貌的美观,妈妈们应当多加留意,耐心地纠正孩子吃手的习惯。但是当孩子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或是有某些疾病时,也会喜欢吃手,例如缺锌的孩子喜欢咬手指甲。若出现这类情况,妈妈们就应当带孩子去医院看看,请医生来评估孩子的营养是否全面了。

  吃手习惯不利于孩子个性发展

  如果孩子在两周岁后依然对吃手乐此不疲并愈演愈烈的话,妈妈们就要注意了,很可能是孩子的早期诱导教育方面做得不够。爸爸妈妈应该从自身上找找原因,自己是否对孩子要求太高了?对孩子太严厉或是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够,使得孩子缺少关爱?有关调查显示,缺少亲人关爱和心灵上慰藉不够的孩子易养成吃手、吮手习惯,若长期得不到正确引导则会影响孩子将来个性的发展。因此,爸爸妈妈们应多花点时间和孩子沟通,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或是陪孩子聊聊天、讲讲故事,适当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给孩子更多的爱。多搂抱、多接触和多按摩孩子能带给孩子安全感、幸福感和满足感,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自信,消除敏感心理。此外,当孩子开始长牙时,妈妈也可以给孩子准备磨牙饼干或是牙胶,让孩子的小嘴里有个东西在,作为小手的替代品。妈妈们也可以给晚上睡觉也喜欢啃手指的孩子套个手套,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咬伤自己的小手。

  总结:帮助孩子戒掉手指“棒棒糖”,最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爱心和耐心。因为孩子也有逆反心理,强行阻止孩子的吃手习惯有可能会适得其反,反而强化这一行为。在给予孩子关爱的同时,爸爸妈妈应让孩子明白小手除了吃之外还有更多的用途,多多鼓励孩子探索小手的技能,鼓励他去触摸,去探索和去认识更多的新鲜事物。

  吃手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

  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人世,外物对孩子来说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。但初到人世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,大脑的定位系统尚不成熟。因此,把手放在嘴里吃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当孩子再长大一些,手指功能开始分化,初期的手眼协调功能也开始显现了。2~3个月后的孩子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,他往往会挥舞着他的手臂和这件大“玩具”玩得不亦乐乎。当孩子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啃的时候,则说明孩子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、相互协调了。这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,爸爸妈妈应当为孩子的这个举动自豪才对。

  吃手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

  孩子长到2~3个月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,这个时期的很多孩子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咬着小手睡觉。有个东西放在嘴里对他们来说会多些安全感,而一旦吸吮、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不安,并产生暴躁、抑郁的不良情绪。

  专家认为,在孩子吃手的活动中还包含了人类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。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种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绪,吃手可以消除孩子的不安、烦躁、紧张,具有镇静作用。强制性的让孩子停止吃手,会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阴影。据国外研究发现,在这个时期若孩子的行为受到强制约束、口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正确对待的话,当他长大后将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。男孩易具有暴力倾向,女孩则会更爱说闲话,讽刺挖苦人。

  小编提醒:两周岁以前的孩子有吃手的行为,爸爸妈妈不用特别担心,没有必要去阻止它。吃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发展阶段和心理需求。大部分是一种一贯性的行为,长大后也不大会养成吃手的习惯。爸爸妈妈要做的只是经常帮孩子洗手,保持孩子的手部卫生,以防细菌入侵引起孩子的胃肠道感染。

首页 备孕 孕期 分娩 新生儿 婴儿期 儿童期
别走!您可能还喜欢:
热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