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对于妈妈来说,每个宝宝每一次打针哭闹的场景可能都会深深地印在脑海里,简单地说,宝宝打针就是一件很折腾的事儿。我们一起看看以下这位妈妈的经历,或许你能从她的故事中找到熟悉的影子。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第一次打针:哭得呼天抢地
其实,宝宝打第一针时还只刚出生三天的婴儿,打了卡介苗。其实我也是挺担心的,毕竟是宝宝第一次打针,而且这么小。不过当护士拿着小手指粗的针筒进来,宝宝也只是小声地哼了一下表示她知道打针了,就又睡着了,基本无反应。
而宝宝第一次正式打针是在出生三个月后,也是他的第二次,打的也是防疫针。可是那次的经历,宝宝简直就是上演了一次年度“哭闹秀……
去打针的那天天冷得很,因为是第一次带宝宝到医院去打针,全家都没有经验,经过一番准备,宝宝被打包得像个粽子,在孩子他爸的陪同下,手忙脚乱地出了门。
因为算是宝宝第一次正式打针,我的心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,怕到时候宝宝不配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。
果真,才刚抱在腿上,宝宝似乎“嗅到危机”,一场没完没了的“哭秀”就上演了……无论我怎么哄他都哄不好。本来以为哄几下就可以了,谁知道这宝宝手舞足蹈的,而且越哭越大声,3分钟、5分钟、7分钟都过去了……护士、孩子他爸都想尽办法都未果。
结果就引来了一大堆的人都看着我们,好像我虐待了他一样,一下子宝宝让我成为了焦点。无奈,护士只能让我在一旁先哄好宝宝再过来打针了。
为了让宝能够配合一点,我们夫妻俩都使尽了浑身解数,最后,我轻轻抚触宝宝尽量让他放松,孩子他爸就拿着玩具转移他的注意力,宝宝还是大哭着接受了来之不易的一针……
大人打针还会颤一下,何况是小孩。对待宝宝必须接受打针的问题上,家长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安抚哭闹宝宝,不能一味的强行按住,这样对宝宝的心灵会造成不良影响。妈妈们最好的平时的时候就特别留心什么都引起宝宝关注,如何能让宝宝安心,这样遇到再像打针这样的“可怕事件”面前,妈妈们也就不至于搞得自己太狼狈了。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第二次打针:接种疫苗后发热了!
除了那次打针大哭的经历,另一次让我感到无比虐心的经历是,宝宝打针后居然发热了!
宝宝14个月的时候又被我带去医院打针了,这次打的是“百白破”。
打完针后,宝宝的行为就有点异常了:晚上开始发烧,但是宝宝没有哭闹,喝奶都是正常的。一摸宝宝的小额头,哇塞,热的,马上拿水银温度计探热,发现发高烧,当机立断,马上叫上老公去医院。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一路上,我担心会不会打错预防针啦?因为有朋友的宝宝试过,该不会是什么副作用吧?
到了医院,经过检查,医生说“这是接种疫苗后的反应,每个宝宝在接种了疫苗之后都有可能出现不适反应,只是有的反应程度很轻,有的反应程度较重而已。”
后来开了点退烧药,本来要打针的,我一听打针就怕了,最后是将打针的药水滴入鼻子并贴退热贴。所幸,宝宝半个小时就退烧了。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医生还建议,以后打预防针要仔细观察,甚至连续测量宝宝三天的体温,宝宝没有不舒服表现才好去打。嗯,牢牢记住了。本来宝宝每一次打针,不仅宝宝,就连我们父母都觉得是“折磨”,现在才发现打针还有这么多令你意想不到的事情,这次,真的长知识了。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编辑贴心话
1、怎么让宝宝乖乖打针?
父母对孩子打针的事情一定要表现得平静一些,因为孩子如果看到父母一脸的焦虑,就会认为问题很严重,并且强化他们的负面感受。所以最好拿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,不要只是关注打针这件事。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2、接种了疫苗后出现不适反应怎么办?
崔玉涛:预防接种后出现不适只能对症治疗。全身症状以发热为主,并且不伴其它症状。如果体温超过38.5度,需要给婴儿服用退热药(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林或含布洛芬的美林);如果体温未超过38.5度,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,多饮水;疫苗接种后的发热多见于注射后24小时内,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。在辅助降温的时候,要让宝宝尽可能舒适,等待反应自行消失。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但疫苗接种后数天才出现发热,并不一定与疫苗相关。建议在孩子发热持续3天以上,或伴有严重咳嗽等症状时,还应就诊。
宝宝打针对于妈妈来说确实是虐心的经历,看着长长的针头要扎进宝宝的肉里,他哭闹、挣扎个不停,自己的心都要碎了。不过为了宝宝的健康,有时还是需要打针的,所以爸爸妈妈们可以掌握一些小技巧,转移宝宝的注意力,让打针不再是件折腾的事儿。
8月24日,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制定发布的国内首个《婴幼儿辅食餐》团体标准在北京发布解读。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