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目录首页 > 中国孕育网 > 婴儿期
两种儿童疫苗接种的时间表
发表时间:2013-06-24 09:48:55
收藏 评论
导读: 儿童疫苗接种就如同受到一次轻微的细菌或病毒感染,迫使宝宝体内产生抗体,这样一来,当宝宝再次遇到这类细菌或病毒时,就会把它们抵抗在外了。 宝宝要接种的疫苗分两种:

    儿童疫苗接种就如同受到一次轻微的细菌或病毒感染,迫使宝宝体内产生抗体,这样一来,当宝宝再次遇到这类细菌或病毒时,就会把它们抵抗在外了。

两种儿童疫苗接种的时间表

    宝宝要接种的疫苗分两种:

    1、第一类疫苗
    这类疫苗是由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的,属于免费疫苗,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。接种第一类疫苗包括两个程序:
    一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。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;
    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。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,适时地进行复种,以巩固免疫效果,达到预防的目的。

    2、第二类疫苗
    第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。家长应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、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。二类疫苗应在不影响一类疫苗的情况下,进行选择性注射。家长们应注意的是:接种过麻疹疫苗、乙脑疫苗、脊灰糖丸等活疫苗后,要间隔4周才能接种百白破、乙肝、流脑及所有二类疫苗等死疫苗。

    第一类疫苗接种时间表

    第一类疫苗是由政府承担费用的免费疫苗,包括卡介苗、乙肝疫苗、脊灰疫苗、百白破疫苗、麻疹活疫苗。上海市的第一类疫苗还包括:A群流脑疫苗、乙脑疫苗和精白破疫苗。
    以下是疫苗接种的时间表:
    出生24小时内:乙肝疫苗(第一次)、卡介苗。
    1月龄:乙肝疫苗(第二次)。
    2月龄:脊髓灰质炎疫苗(第一次 )。
    3月龄:脊髓灰质炎疫苗(第二次)、百白破(第一次)。
    4月龄:脊髓灰质炎疫苗(第三次)、百白破(第二次)。
    5月龄:百白破(第三次)。
    6月龄:乙肝疫苗(第三次)、A群流脑疫苗(第一次)。
    8月龄:麻疹疫苗(第一次)、乙脑疫苗(灭活苗第一、二次)、减毒活苗(第一次)。
    9月龄:A群流脑疫苗(第二次)。
    1岁:乙脑疫苗(初免两针)
    1.5岁~2岁:百白破(第四次)、麻疹疫苗(第二次),也可用麻风腮疫苗、乙脑疫苗(灭活苗第三次)、(减毒活苗第二次)。
    3岁:A群流脑疫苗(第三次),也可用A+C流脑加强。
    4岁:脊髓灰质炎疫苗(第四次)。
    6岁:乙脑疫苗(灭活苗第四次)、减毒活苗(第三次)、A群流脑疫苗(第四次),也可用A+C流脑疫苗加强、精白破(第一次)、麻疹疫苗(第三次),可用麻风腮疫苗加强。

    温馨提示:要按时按量接种每种疫苗,不能任意提前或推迟,接种次数也不能增加或减少,间隔时间要准确。每种疫苗都要进行适时的复种,因为接种或口服一次疫苗,只能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产生免疫力,但不是终生免疫。

    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表

    除了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处,还有要收费的二类疫苗,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接种二类疫苗,它是自愿选择接种的。
    2月龄始:同脊髓灰质炎疫苗程序,可以在2、3、4个月分别接种3剂HIB嗜血杆菌疫苗,满周岁后加强一剂。
    5岁以下的宝宝容易感染HIB嗜血杆菌,感染后会引起肺炎、脑膜炎、中耳炎、脊髓症等。
    6月龄:口服轮状病毒疫苗。轮状病毒是引起3个月-2岁宝宝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原因,接种可预防严重腹泻。
    1岁:接种水痘疫苗、甲肝疫苗。这比较适合体质弱的宝宝接种。
    1.5岁~2岁:接种麻风腮疫苗(可代替麻疹第2、3针)。
    2周岁:接种肺炎疫苗。肺炎并不都是病毒引起的,其致病原因有很多。肺炎疫苗无法预防所有种类的肺炎。所以健康的宝宝不一定要注射,体弱多病的宝宝可以考虑。
    每年的9~1月份:流感疫苗的接种。流感疫苗是用于预防每年的流行性感冒,但因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大,注射了流感疫苗并不代表一定能百分百预防。免疫力差的孩子建议接种。

首页 备孕 孕期 分娩 新生儿 婴儿期 儿童期
别走!您可能还喜欢:
热词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