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小宝7个月了,孩子的奶奶说,应该给孩子加鸡蛋了。这天早上,奶奶精心的给孙子蒸起了鸡蛋。她对媳妇说,蒸鸡蛋羹前一定要多搅拌,这样蒸出来的鸡蛋最好消化了。鸡蛋蒸好了,小宝吃的香甜,奶奶看着开心。可是不久孩子又吐又拉了。媳妇埋怨婆婆说,一定是喂得太多了,孩子不适应。
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,由于添加辅食不当导致孩子出现腹泻呕吐情况非常常见。故事中的奶奶哪里做的不合适?你们知道吗?那么该如何给孩子添加辅食呢?
(一)辅食添加时间是?
关于及时添加辅食的时间,一直是专家探讨的热点问题。传统的概念是婴儿出生后4~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,从1990~1995年,WHO4次正式提出关于何时应该开始添加辅食建议,大量关于辅食合理开始添加时间的研究表明:婴儿“6个月纯母乳喂养”与“4~6个月时添加卫生安全的辅食”比较,两组的生长发育没有差别。
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而在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编著的《中国孕期、哺乳期妇女和0-6岁儿童膳食指南》中明确指出了4~6个月时可添加辅食,首选谷类食物,如婴儿营养米粉。建议选择绿色安全的营养米粉,如以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东北大米为原材料的雀巢营养配方米粉,可帮助孩子更安全顺利的转奶。
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(二)辅食添加的原则?
当孩子进入辅食期,妈妈们由于各方面考虑,会自制辅食。却不知,常规家制辅食每顿至少需摄入260毫升才能满足这阶段的营养需求,但因此时婴儿的胃容量较小,只约妈妈一个拳头大小,其消化与吸收功能皆尚未成熟,需要给予营养密度高的辅食来填充有限的空间。因此能让孩子不过敏、好消化、强化多种营养素的配方米粉会成为妈妈们的辅食首选。
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能让孩子不过敏、好消化、强化多种营养素的配方米粉,能够保证充分补足孩子所需的营养,而且最好选择不加蔗糖的纯净米粉辅食喂养理念更科学。
其次添加的食物是根块茎蔬菜、水果,以补充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素,7、8个月龄后逐渐引入动物性食物,如鱼类、肉类、豆制品。一岁以后添加鸡蛋才最安全。
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(三)辅食添加不合理的影响?
WHO报道:为4个月前的婴儿添加辅食,虽然能够补充一些母乳外的能量和营养素,但母乳摄入量会迅速降低,反而会明显减少主要的营养摄入,得不偿失。更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出现非正常性过早断奶,出现这种情况的婴儿,从年龄别身长、身长别体重和上臂围均显著低于同期纯母乳喂养儿,不利于婴儿的正常发育。
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而若辅食添加过晚或辅食成份过少,则会影响婴儿体格发育还会影响其味觉的形成。如果8个月时还未添加需要咀嚼的辅食,那么婴儿的咀嚼、吞咽固体食物等进食技能无法得到很好锻炼,因此建议对待6个月以上的婴儿时,可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自由选择各口味的养米粉,并搭配新鲜食材来喂养,在保证孩子全面吸收的基础上,还能有效锻炼婴儿咀嚼能力,降低后期喂养难度;保证婴儿口腔锻炼,让舌头灵活运动,保证日后说话的正常发育。

(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)
研究表明: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,在出生后6个月内身高、体重的增长率与发达国家无明显差别,其身高、体重与WHO推荐的标准曲线十分接近。但6个月后则逐渐落后,其主要原因通常都为辅食添加不合理。因此科学对待婴儿喂养中的辅食添加相当重要,成长不能重来,每一步都需要为人父母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未来。
陪伴成长,为宝宝选择适合的水杯是爸妈们的必修课。在挑选水杯时的纠结,相信大家都懂—&m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