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与明治乳业日本总部确认,明治乳业确实将暂时全面退出中国奶粉市场,明治乳业日本总部给出的原因是中国奶粉市场竞争激烈,同时随着奶粉生产成本上涨,在中国市场的利益难以提升。明治乳业日本总部同时表示,此次只是暂时退出,会根据中国奶粉市场状况的变化,来考虑将来重新营业的可能。
自动退出已经占领的市场,这是明智之举,还是不明智之举?出于战略考虑,还是出于利益考量?企业经营拥有自主权,明治乳业“我的地盘我做主”。“中国奶粉市场竞争激烈”,这倒是一句大实话。竞争出生产力,单纯为逃避市场竞争而退市,显然是“不明智”的。但是,如果从“资本逐利”属性看,当利益难以提升之际,选择暂时退市,起码是“次优选择”,也算是明智之举。国内奶企更要从明治退市中渗透“明智与不明智”的内涵。
长期以来,洋奶粉在中国享受着“超国民待遇”,这与国产奶粉“不争气”有关。据悉,目前,洋奶粉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65%,高端市场占有率高达90%。洋奶粉的中国市场占有率“居高”,并且价格“不下”。不久前,在国家发改委进行反垄断调查的威慑下,涉事洋奶粉相继宣布降价。有调查显示,国民的崇洋心态并未削减多少,只是对洋奶粉的降价诚意表示质疑,而市场动向是,令国产奶粉被迫加入降价促销战。由此可见,洋奶粉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尚未“被撼动”。
可能,国内奶企已经摩拳擦掌将进行“明智与不明智”的行动。暂时少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,本来明治的市场可以进行“蚕食”,这是一块不少的“蛋糕”。如何占领这块市场?明智的是“练好内功”,欲速则不达,功到自然成;不明智的,可能只会打价格战,使用低价的老套路。永远也别指望洋奶粉自动退出中国市场,明治只是一个“特例”;永远只能凭借实力来占领市场,而不能依靠别人的拱手相让;永远只能靠质量取胜,不能存任何侥幸。我们必须进行明智的思考。
国内奶企需走出“史上最好”的幻觉,痛定思痛,才有望“凤凰涅槃”。“喝国产奶”只能是消费者“舌尖上的选择”,而不能是乳协“舌尖上的喧嚣”。在政府的推动下,未来的行业重组或可让国内的乳粉企业重振旗鼓,但是品牌信誉的建立,最根本还是在于产品质量的保证。产品靠谱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。鉴于此,包括奶企在内的民族品牌的健康发展与振兴,必须喝下“安全奶”、“优质奶”,以壮骨补钙,增强营养,健康发育,茁壮成长。唯如此,才有“资本”去开拓市场、占领市场。
8月24日,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制定发布的国内首个《婴幼儿辅食餐》团体标准在北京发布解读。该...